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阮元看看父亲,心中也充满疑惑。
为什么父亲连他去见一次乾隆都不愿意?为什么刘墉突然要对自己说起做官的事?
不一会儿,乾隆结束了前厅的诸多接见事务,在江春兄弟、和珅、王杰等人陪同下,一起来到后厅。
此时江家子弟、其他迎驾盐商、扬州大小官员,也都渐渐到了后园。
群臣士绅,一时齐齐下拜,山呼万岁,乾隆答了平身,也让大家前往就座。
眼看夕阳渐渐西落,江府一应彩灯火炬,早已备得周全,满汉菜肴,也一一献上。
很快就连阮元三人所坐的偏席,也摆满了各种美酒佳肴。
晚宴便即开始,厅上台下,一片和乐。
转眼酒过三巡,已是评弹助兴之时了。
江春请了乾隆旨意,便告知台下众艺人先后登台表演。
吴天绪不顾高龄,再次走上台前,说一段张翼德据水断桥,先做叱咤之状,眼见得观众已被吸引,便张口努目,以手作势,不出一声,台下自如雷霆宣于双耳。
然后是顾进章上台,说一段《靖难故事》。
如此演了数本名作,而最后压轴的大戏,乃是当时扬州最为风行一时的评话《玉蜻蜓》。
这《玉蜻蜓》所讲,乃是这样一个故事:有个富家公子名叫申贵升,虽已成婚,但品行不端,一日到了法华庵中,见尼姑王志贞美貌,竟与之通奸。
事后王志贞生下一子,并由一户徐姓人家抚养。
可孩子长大之后,申家却意外找到徐家,说孩子乃是本家出身,强要认领回去。
最终眼见证据确凿,这孩子徐元宰终被领回,后来做了大官。
这故事兴于明朝苏州,一直以来,多有人认为这故事实有其人,文中的孩子徐元宰,便是明代万历朝首辅申时行。
申时行家在苏州,申家耳听得这戏文颇有影射申时行之嫌,曾长期与官府争讼,要求禁演此剧。
苏州人后来为了避嫌,也把申贵升改为金贵升。
但故事之前便已传入扬州,扬州人大多不认识什么申首辅,更无任何忌讳之处,反而保留了原故事的申家。
到了乾隆时期,艺人房山年擅讲评话,遂使这《玉蜻蜓》风靡一时。
《玉蜻蜓》原剧颇长,自然不能全部演出。
这日也只好准备了其中一些精彩段落,江春坐在乾隆下首,自然免不了多解释几句,帮着乾隆理解剧情。
耳听得台上讲到那无良秀才申贵升进了法华庵,便要一睹庵中尼姑样貌。
尼姑庵的住持说道:“南京总管兰小青兰大人的夫人,是小庵的护法。”
可申贵升却道:“那兰小青原是我家的家生子,先父在时提拔这孩子,现为南京总管。
那小狗才也是宝山的护法?”
尼姑见状,无奈唱道:“闻言尼姑把舌头伸,总管是申府一家生,我若怠慢申公子,拆毁庵堂住不成。”
说着便不敢再拒绝申贵升,由他进了庵里。
乾隆听着,颇为不悦。
他不知此剧由来,但多读明代史书,印象里明代并无家生子一飞冲天,做了一路总管的故事。
元朝各地确有总管一职,可便是元代,这种人似也不多。
然而入清之后,八旗中却常有出身家奴的武官,因战功卓著,得以历任高官的。
便问江春道:“广达啊,这评话说的是何时故事?”
江春答道:“臣也不甚清楚,据说是苏州传来。
说的……是前朝一位首辅的事吧?”
乾隆沉吟道:“前明若说姓申的首辅,当是申时行了。
可前明那时,南京江宁府乃是陪都,哪里却有个姓兰的家生子,能做到南京总管的?”
江春尚且未答,和珅早知上意,清楚乾隆想着这“家生子”
大梁边境,几个男子坐在炉火旁为孩子取名争吵着,叫玉珠,宝珠,金珠,银珠,灵珠,珍珠,佛珠,露珠,明珠。最后取名为九珠。名字恰好和边境的九珠花一样。九珠花长于边境,冬雪天才开,花朵如米粒大小,颜如鲜血。...
一个全新的大陆,一个驯兽师的世界,弱肉强食,看主角如何冲破桎梏,找寻千年前的迷失,重新回归那段历史。找回曾经挚爱的她,找回曾经为他以娇弱的身躯抗下一切负担的她,千年前的迷失,是预示着另一片空间的相遇,还是奇幻的星空下又上演一幕的传奇...
新书大唐捉妖司已发,喜欢的书友可以去看看。死牢中,法医周泽苏醒过来,发现生命进入最后六个时辰的倒计时。看着前任留下的信,他才知道,这是一个魑魅魍魉与人类共存的世界。他不想死,只想活下去,可自从看到作恶之人肩头的心鬼,周泽渐渐有了新的想法一场所谓的医疗事故,让周易身陷囹圄,谁来证明...
奶奶去世后,家里来了两条白蛇上架前一天一更,上架后每天两更,三更!...
身为杀手的他,心灰意冷。进入游戏世界,却风云再起...
杀一是为罪,屠万却称雄。纵横生死间,去留我从容。杀到尸成山,挥刀裂苍穹。屠得万骨枯,血染江山红。吾敢执刀闯天路,重整山河踏征途!喜欢古代军事战争的请猛戳!...